栏目分类

你的位置:银河澳门app官方下载 > 新闻动态 > 纵隔气肿+肺纤维化:一例64岁患者的确诊之路,揭开PPFE的神秘面纱

纵隔气肿+肺纤维化:一例64岁患者的确诊之路,揭开PPFE的神秘面纱

发布日期:2025-08-16 13:45    点击次数:68

64 岁男性因劳力性呼吸困难4年、突发胸痛就诊,CT 显示纵隔气肿与肺纤维化,辗转后确诊为罕见的特发性胸膜肺实质弹性纤维增生症(PPFE)。这种病进展迅猛,5 年生存率仅29%,却常被误诊。它究竟有何特点?如何早期识别?本案例来自《CHEST》2020年的病例报道《A 64-Year-Old Man With Rapidly Progressive Respiratory Failure and Pneumomediastinum》,本文在原文基础上进行改编。

一、病例回顾:一场从 “干咳” 到 “呼吸衰竭” 的凶险病程1. 病史与症状:4 年病程暗藏危机

64 岁男性,职业为设计工程师,有吸烟史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(OSA,长期使用 CPAP 治疗)及胃食管反流病病史。4 年来,他反复出现 “劳力性呼吸困难”—— 即活动后气短,起初未引起重视,仅定期接受胸部CT检查。

9 个月前,症状明显加重:不仅呼吸困难加剧,还出现干咳、食欲减退及体重下降,咳嗽剧烈时伴随胸部压迫感。当地医院给予全身性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治疗,症状却毫无改善。

4个月前,患者突发 “剧烈胸痛” 和 “呼吸困难加重”,紧急就诊后胸部CT提示 “广泛纵隔气肿”(纵隔内积气),同时伴有符合肺纤维化的改变。食管造影显示远端食管增厚,但无穿孔迹象。医生给予吸氧治疗,并停用了 CPAP(避免气压损伤加重纵隔气肿)。

复查胸部CT 显示纵隔气肿略有改善,但 “广泛性纤维化肺病” 仍在进展;肺功能检查(PFTs)提示 “限制性通气模式”(肺扩张受限)、弥散功能(DLCO)下降,残气量 / 肺总量比值(RV/TLC)正常。再次给予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治疗,症状仍无缓解,DLCO 进一步下降,最终被转诊至肺移植评估中心。

2. 检查结果:多项指标指向罕见病体格检查体温正常,血压 128/78 mmHg,心率 106 次 / 分,鼻导管吸氧 2L/min 时血氧饱和度 93%;BMI 仅 19 kg/m²(消瘦外貌),胸部活动度降低,双肺可闻及弥漫性湿啰音,无杵状指,骶尾部有 Ⅰ 期压疮。实验室检查血常规(血红蛋白、白细胞、血小板)正常;动脉血气分析(室内空气)显示 pH 7.49(碱中毒)、PaCO₂ 32.6 mmHg(降低,提示过度通气)、PaO₂ 43.5 mmHg(严重低氧);血肌酐 0.9 mg/dL(肾功能正常);风湿相关血清学检查(如抗核抗体)均为阴性。肺功能总肺容量(TLC)仅为预计值的 48%,用力肺活量(FVC)为预计值的 50%(限制性通气障碍),DLCO 为预计值的 34%(弥散功能严重受损)。影像学胸部 CT 可见纵隔气肿、气胸,背景为 “胸膜 - 肺实质增厚”,双上肺为主的胸膜增厚、蜂窝样变及牵拉性支气管扩张(图 1A-C)。

图片

图1 - A至C,患者随时间变化的胸部CT扫描图像。A图为就诊前9个月的胸部CT扫描,显示显著的上叶胸膜下增厚及支气管扩张。B图呈现纵隔气肿和气胸发生时的胸部CT扫描。C图记录肺移植评估期间的胸部CT扫描,可见纤维化及蜂窝样病变进展,并已累及下叶。

3. 诊断与结局:罕见病的最终宣判

结合患者症状、影像学及肺功能特点,医生高度怀疑 “特发性胸膜肺实质弹性纤维增生症(PPFE)”。然而,患者病情迅速恶化,因呼吸衰竭进入 ICU 接受机械通气。由于存在严重营养不良和体能衰退,他被评估为 “不适合肺移植”。最终,家属选择临终关怀,患者在停用机械通气后不久去世。

尸检结果证实了诊断:双肺上叶为主的胸膜及胸膜下弹性纤维增生,与正常肺组织分界清晰(图 2),并合并急性肺损伤(图 3)—— 这正是 PPFE 的典型病理表现。

图片

图片

图2 A-B,肺部尸检结果。染色显示以肺上叶为主的胸膜及胸膜下肺实质弹性纤维化,与正常肺组织间存在突然过渡,符合胸膜肺实质弹性纤维增生症特征。A图:苏木精-伊红染色(原始放大倍数×15);B图:Verhoeff-van Gieson弹力纤维染色(原始放大倍数×15)。

图片

图3 - 肺组织尸检高倍镜检。苏木精-伊红染色局部显示急性肺损伤,伴有透明膜形成及II型肺泡上皮细胞增生(原始放大倍数×400)。

二、疾病解析:什么是特发性胸膜肺实质纤维弹性增生症(PPFE)?1. 定义与罕见性:被忽略的 “上肺杀手”

PPFE 是一种罕见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(IIP),以 “双上肺胸膜及胸膜下肺实质的纤维化” 为核心特征,最终导致进行性呼吸衰竭。截至目前,其确切发病率和患病率尚不清楚,但临床中极为少见,极易被误诊。

与常见的特发性肺纤维化(IPF,以下肺基底段受累为主)不同,PPFE 的病变 “偏爱” 双肺上叶,且胸膜受累更为突出,这也是其独特之处。

2. 病因与诱因:哪些人需要警惕?

PPFE 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,但研究发现它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:

医源性因素骨髓移植、肺移植术后、化疗史;环境与职业暴露长期接触粉尘、化学物质;遗传因素已有家族性病例报道,提示可能存在遗传易感性;其他吸烟史可能增加风险,但并非直接病因(本例患者有吸烟史,符合这一特点)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约半数 PPFE 患者为 “特发性”,即找不到明确诱因,这也增加了诊断难度。

3. 临床表现:从 “隐匿” 到 “爆发” 的病程

PPFE 的起病隐匿,早期症状易被忽视,典型表现包括:

核心症状慢性进行性呼吸困难(活动后加重)、干咳,部分患者出现剧烈咳嗽伴胸痛(如本例患者);全身症状严重体重下降(类似恶性肿瘤的恶病质)、乏力、食欲减退;危急信号自发性气胸或纵隔气肿(因纤维化肺组织破裂所致),可表现为突发胸痛、呼吸困难加剧(本例患者即因纵隔气肿就诊)。

体格检查中,双肺可闻及弥漫性湿啰音,但无杵状指(与 IPF 不同),晚期可出现发绀。

4. 诊断:多学科协作的 “拼图游戏”

PPFE 的诊断需结合临床、影像学、肺功能及病理检查,缺一不可:

肺功能检查典型表现为 “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”(TLC、FVC 下降)、弥散功能(DLCO)降低,且残气量 / 肺总量比值(RV/TLC)升高(提示肺弹性减退);影像学(CT)特征性表现为 “双上肺胸膜增厚”“蜂窝样改变”“牵拉性支气管扩张”,病变以上叶为主,下叶可受累但程度较轻(本例患者 CT 符合这一特点);病理诊断确诊需依靠外科肺活检(或尸检),弹性染色(如 Verhoeff-van Gieson 染色)可见胸膜及胸膜下肺组织中 “弹性纤维增生”,与正常肺组织界限清晰(图 2)。

由于 PPFE 罕见,临床中需与以下疾病鉴别:

进展期结节病:可累及上肺,但常伴纵隔淋巴结肿大,病理无弹性纤维增生;慢性过敏性肺炎:上肺受累常见,但多有环境暴露史(如粉尘、鸟类), BALF 可见淋巴细胞增多。5. 治疗与预后:残酷的现实与唯一的希望

PPFE 的治疗是临床难题:

药物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,糖皮质激素、免疫抑制剂等对 PPFE 无效(本例患者两次使用激素均无改善);支持治疗吸氧改善低氧血症,避免剧烈咳嗽(防止气胸),停用 CPAP(避免气压损伤);根治手段仅肺移植可能延长生存期,但需尽早评估(本例患者因营养不良失去移植机会)。

预后方面,PPFE进展迅速,5年生存率仅29%,死因多为进行性呼吸衰竭或气胸/纵隔气肿并发症。因此,早期识别、及时转诊至肺移植中心是改善预后的关键。

三、临床启示:这些 “红色信号” 需警惕上肺为主的纤维化 + 气胸 / 纵隔气肿:若患者 CT 显示双上肺胸膜增厚、蜂窝样变,同时合并自发性气胸或纵隔气肿,需高度怀疑 PPFE;激素治疗无效的 “限制性肺病”:若患者表现为限制性通气障碍、DLCO 下降,且对糖皮质激素无反应,需排除 PPFE;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:PPFE 患者常出现严重消瘦,需与肿瘤、结核等消耗性疾病鉴别;警惕 “误诊陷阱”:PPFE 易被误诊为 IPF(IPF 以下肺为主)或结节病,需结合影像学特征和病理检查区分。四、专家提醒:面对罕见病,我们该做什么?

对于患者:

若出现 “活动后气短、干咳、体重下降” 等症状,尤其是有吸烟史或职业暴露史者,应尽早完善胸部 CT 和肺功能检查;若确诊 PPFE,需定期随访肺功能和影像学,一旦出现气胸或呼吸困难加重,立即就医。

对于医生:

遇到上肺为主的纤维化病变,需警惕 PPFE,结合临床排除其他疾病;确诊后尽早转诊至肺移植中心,评估移植可行性,为患者争取生存机会。结语

64 岁工程师的病例为我们揭开了PPFE的神秘面纱 —— 这种罕见病以 “上肺纤维化、进展迅猛、预后极差” 为特点,却常因认知不足被误诊。希望通过本文,能让更多人了解 PPFE 的 “凶险信号”,实现早期识别与干预。

图片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:背熟这20条原则,你的人脉关系会越来越好!
下一篇:没有了